信息提供日期:2019-02-27 21:26 来源: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
艾灸: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。艾灸有温阳补气、温经通络、消瘀散结、补中益气、通经散寒、温肺逐痰、健脾补肾、活血止痛等功效。
目的:
1.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;
2.有温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消肿敷结的作用;
3.肛门手术后艾灸血海、三阴交可起到减轻伤口疼痛、促进伤口愈合、改善肛门及盆底肌肉功能的作用。
禁忌症:
1.凡属实热症或阳虚发热者不宜施灸。
2.过饥、过饱、酒醉、孕妇禁灸,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。
3.身体发炎部位、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者、颜面部、心脏、大血管和肌腱处均不宜施灸。
4.手术后在体内埋钢钉或者其他东西的人,不要在做过手术的位置艾灸。
注意事项:
1.在艾灸的时候,或艾灸的整个疗程,忌喝冷水,吃凉饭。
2.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。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,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(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),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。
3.艾灸后如果要洗手,请用热水,高于体温的,50度左右即可。
4.艾灸后如要洗澡,最好等20-30分钟后,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,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。
5.施灸的反应,会出现发热,口渴,上火,皮肤瘙痒,有的会起红疹,疲倦,便秘,尿黄,出汗,牙痛,耳鸣等现象,一般不要惊慌,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。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,还可以多喝水,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,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