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提供日期:2023-01-07 08:44 来源: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
泻药,胃肠镜检查的“前菜”。
你,真的懂它吗?
什么是“真·干净”的肠道?
做胃肠镜必须充分准备肠道环境,才可保证检查的准确,避免因为粪水粪渣导致漏诊息肉和病变的部位。服用泻药则是肠道准备的必经之路。
《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(2019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推荐采用波士顿量表或者渥太华量表进行肠道准备质量的评估,分别对三段结肠(左半结肠、横结肠、右半结肠)进行评分,判断是否准备充分。
常见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表(BBPS)如下图:(LC-左半结肠;TC-横结肠;RC-右半结肠。)按照标准,每段结肠评分≥2分定义为该段结肠准备充分,全结肠评分≥6分定义为全结肠准备充分。
怎样喝出“真·干净”肠道?
喝一样的泻药,有人的肠道就能洗得干干净净,而有人的肠道就偏偏洗不干净,影响检查。那是因为,喝泻药也大有讲究!
1、足够的服用剂量
《指南》推荐的适合中国人群的常用泻药用量为: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(PEG)3L的分次剂量方案,如果剂量摄入不足,最终效果肯定会打折扣。
另外还有一些“骨骼清奇的特殊人物”:①有慢性便秘;②体重指数>25 kg/m2 ;③年龄>70岁;④有结肠外科手术史;⑤有其他疾病,如糖尿病、帕金森病、卒中或脊髓损伤病史等;⑥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或麻醉剂等。
对于他们的肠道准备,当然需要“增强版”的方案:①加大泻药剂量,采用4L PEG方案,检查当天还可加用结肠透析机进行清洁灌肠等;②加用促胃肠动力药物等,比如乳果糖、比沙可啶或莫沙必利等。
2、科学的服用方法:
服药期间不能躺平,可适当走动,并轻揉腹部加快排泄。有人晚上喝泻药,拉过几次之后,浑身酸爽,趴在床上不想动,哪还有力气散步呢?往往也正因活动不足,影响了排泄效果。
服药不能过快过猛,咕咚咕咚大口咽下,喝得太急,容易出现腹胀、恶心,导致呕吐,实际药量不够,当然也影响最终效果。
最常见的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,就是忘记服用祛泡剂。祛泡剂一般与最后一份泻药同时服用,或者于泻药服用完成后30~60 min内服用,目的是祛除泻药在肠道中产生的气泡,获得良好视野。没有服用祛泡剂的肠道俨然一个充满黄色泡沫的魔幻世界,即使医护小仙女拿着高清的“内窥魔法棒”,也难以在层层迷雾中看请肠道。
3、严格的时间管理:
①准备的时机:
肠镜前要忌口,准备的时机因人而异。《指南》指出:检查前48h低纤维素饮食是肠道准备质量好的保护因素。
低纤维素饮食是指豆腐、粥粉面、鱼、鸡蛋、香蕉、面包等,避免进食残渣较多、颜色较深、带皮或带籽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(如竹笋、芹菜、木耳、海带、菌菇、猕猴桃、西瓜等)。
对于长期便秘、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人,则需要在肠镜检查前1-2周就开始准备,通过饮食调理,并且需循序渐进。肠镜检查前1周左右开始逐渐改成半流质饮食,主食以粥粉面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,到肠镜检查前1-2天过渡到以流质饮食为主。
②喝药的时机:
一般检查采用的是“3L PEG方案”,即肠道检查前1天晚上8点服用1 L,检查当天的检查前4~6 h再服用2 L。如果开始喝药的时间不对,有些患者需要凌晨3、4点起床喝泻药,又因为自制力不够错过了最佳服药时间。有的患者喝药用时太长,无法按规定时间完成,不能获得有效血药浓度,当然就不能获得满意的清肠效果。
③检查的时机:
理想的肠道清洁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,最后服用清洁剂至开始检查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,无痛肠镜延至6小时。
④沟通的时机:
有人在喝药过程中,出现了各种情况,比如呕吐、大量排尿而无腹泻、最后一次大便仍然不达标等,但没有及时告知医护,最终导致不能及时干预采取有效补救措施。